1. 生物学标志在乙型肝炎自然史、治疗指证、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地位和作用;
2.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手段在治疗适应证、疗效判断及长期随访中的地位和作用;
3. NAS和IFN-α联合/序贯方案的疗效确认及成本效果分析;
4. 寻找预测NAs停药的临床标准及生物学标志;
5. 长期NAs治疗对肝硬化逆转、HCC发生率的影响;
6. 长期NAs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妊娠期NA治疗对母婴长期安全性的影响;
7. 基于长期随访队列及大数据库的临床疗效研究;
8. 探索建立医患互动新型慢病管理模式,提高病人依从性;
9. 开展卫生经济学研究、探索降低药物价格、提高治疗可及性的有效途径;
10.探索清除HBsAg的新疗法及HBsAg清除后的长期临床转归。
闽公网安备 35092602000113号